查看原文
其他

朱云岳:春风惠我笔生花

故乡读书会2005 故乡读书会 2022-10-15

故乡读书会,关注故乡,关注心灵。



故乡读书会





  ◆  ◆



    



余梦楼


    


多彩人生

 

朱云岳:春风惠我笔生花

文|刘远芳 李洁 阎花

 

 

 

人物小传

  朱云岳,1935年生,安徽安庆人,书画家,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批国务院认证的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早年师从花鸟画家余守谟先生绘画,1963年春到黄石从事工艺美术设计工作。他设计的八盎司描金酒杯,是黄石第一批出口到欧洲市场的产品;他设计的手工绘画玻璃制品是国内首创;他设计的彩绘玻璃产品一度行销五大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1991年因病退休。曾在黄石、安庆两地举办画展,2006年出版画集《江南中国画名家精粹——朱云岳》。朱云岳女儿女婿们都从事绘画创作,小女儿朱乒是油画家;大女婿石冲更是著名油画家,现就职于清华大学美术系。


朱云岳(中)接受访谈,左为其好友,画家、摄影家易发生先生。


国画少年结缘玻璃彩绘

 

1935年11月,朱云岳出生于安徽省安庆桐城罗家岭,这里“西北环山,民厚而朴,代有学者;东南滨水,民秀而文,历出闻人”,桐城自古有“穷不丢书,富不丢猪”古训,文化底蕴甚为丰厚。朱云岳的父亲是安徽高等法院的书记官,家中无他,唯有书多。

朱云岳打小就喜欢涂涂画画,每当上课,老师在堂上讲课,他就用笔在书的空隙处乱画,戏文里的文官武将、梳着高髻的小姐、大头的三毛、高鼻子的王先生……一学期下来,课文“惨不忍睹”,为此,手心没少挨打。不过,到了班级里办黑板报宣传栏的时候,他就是班里的红人,老师打好样稿,让他临摹在黑板上和墙上,他却几乎没有画得一模一样的,总是加一点或减一点,老师说,他是一个“不受绳墨”的人。1953年从保罗中学毕业的朱云岳考入皖北师范,让他“开辟鸿蒙”进入中国画的是花鸟画家余守谟。余老师早年毕业于上海美专,后师从徐悲鸿,油画国画素描俱有建树,他清癯、硬朗,两道浓眉,睿智的双眼忽闪忽闪,说话声音宽厚低沉,一口地道安庆腔,爱唱京戏,是个性情中人。得到余老师系统指导,朱云岳的书画技艺与日俱进。

1950年至1960年前后,国家对发展玻璃非常重视。1957年,安庆玻璃厂成立,美术组公开招募画师,朱云岳赋闲在家,就去应聘,就这样误打误撞结缘玻璃彩绘工艺,成就半生事业。他的师傅是湘鄂一带卓有成就的玻璃彩绘艺人冯锡怀,冯锡怀用笔极为讲究细致,能将湘绣的翎毛花朵毫发不差画在玻璃上,这精巧的技艺让朱云岳倾慕。他聪慧而刻苦,很快掌握了玻璃上作画的特别之处。玻璃画与一般绘画不同,具有“此一面,彼一面”的特点,即在这面作画,而在另一面欣赏,所以,对于人物、动物、风景的透视关系,左右动态,前后次序,在起稿绘制时,都讲究有反有正。只是两三年的功夫,朱云岳不仅和师傅一样能在玻璃上描绘花鸟,还能画山水、人物、走兽,积攒了一定的名气。



1962年,黄石市主管轻工业的副市长韩次肖在一个偶然的机缘看到了朱云岳的玻璃彩绘工艺作品,大为赞叹。爱才心切的韩副市长多方协调,在1963年春天将朱云岳借调到黄石玻璃厂担任美术组组长。那时的黄石玻璃厂正处在转型期,想扔掉原先专门生产煤油灯罩的帽子,厂长计慕三希望美术组在朱云岳的带领下创新产品。朱云岳不负众望,1963年秋设计出一款八盎司描金酒杯,一经面世就受到欢迎,成为黄石第一批出口到欧洲市场的产品。1964年厂长计慕三决定趁热打铁,向当时生产工艺处于全省前列的华中玻璃厂叫板,主攻当年很时髦俏销的印花茶杯,派出美术组到全国领先的无锡合众玻璃厂取经。

朱云岳带队和易发生等四位美术骨干前往无锡,该厂有位从日本回来的老专家,大家放低姿态,以学徒身份学习,扫地抹灰打开水,对老专家更是恭敬有加,很快就和师傅建立感情,老专家将日本带回的制版秘方倾囊相授,约有两个多月的时间,四个人掌握了从设计到制版,从印花到焙烧的整套工艺。学成回厂后,立刻投入紧张工作中,做出的第一批印花杯就在当年的广交会上取得订单,让华中玻璃厂这个“老大哥”大跌眼镜。采访中,朱云岳说:“总说岁月如烟过眼即忘,但是那年那月的年轻朝气,对生活对前途无限向往之情,仍历历在目犹在昨天。”


 

燃情岁月里激荡的彩绘记忆

 

1971年,大冶县工艺玻璃厂成立,主要做工艺玻璃出口,需要有经验的设计师开创一条新路,次年,朱云岳被调到大冶县工艺玻璃厂做新产品设计研发。凭着匠人精神,朱云岳开始了废寝忘食的奋斗之路。

出口产品是中国实力在国外的体现,更是中国制造的国际名片。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国际上兴起“中国热”,“中国画”更是备受推崇,1970年代以前,我国的出口玻璃制品大部分都是刻花、印花,朱云岳想,何不将手工绘画应用到玻璃工艺品上?他和技术工人反复试验,攻克一个个难关,画了再抹,抹了再画,数不清的通宵达旦之后,终于找到了适合在玻璃上操作的手工绘制中国画技艺,试制出手工绘画的“国画花瓶”“国画糖缸”等七个不同品种,送去广交会,竟然有五个产品成交,受到外贸和外商的注意。他们趁热打铁,招兵买马,扩大绘画技工队伍,通过培训提高技艺水平,同时吸收“喷金刻花”“套料拉丝”这两类玻璃工艺制品的特点加以变化成为新品种,很快站稳国际市场并扩大销路。

再接再厉,朱云岳组织美术组画花鸟、山水、人物、走兽,他还设计了蜡梅山茶、水墨荷花、葡萄、百蝶穿花、紫藤双燕、黄山飞瀑、梦笔生花、漓江清影等画面,中国画特有的“意境”和“笔墨情趣”跃然玻璃上,受到中外人士好评。香港天祥贸易公司经理将彩绘工人作画的情景拍成照片进行宣传并主动提出要包销厂里的玻璃工艺品。朱云岳深深体会到,一个工艺人员,有了集体的力量和智慧,真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啊!

创新是第一生产力。朱云岳一直根据市场的变化调整设计,尝试新设计。为了适应外贸市场变化,他经常去广交会了解市场行情。比如,一个外商看上了糖缸,觉得花样好,但不够实用,口子太小,底子上有一道槽,这样取糖和清洗都不是很方便。听到这样的意见,朱云岳很激动,回到工厂立刻设计了一种底平口大、线条更加简练的立式糖缸,投入市场后陆续获得了大量的订单。比如,从销路看市场,他了解到欧美喜欢比较淡雅的花样;东南亚和非洲喜欢对比强烈,富丽堂皇的色彩,就根据不同客户提供不同形式的产品,使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有较大的适应性。



朱云岳回忆,当时的美术绘画车间,可以看到的是“鸟语花香春常在,山青水绿气象新”的生动景象,他相继设计出“玉兰花瓶”“柳叶花瓶”“金瓜糖缸”“立式缸”等近二十种新造型,还创新了烟具、灯具、酒具等类产品设计。其中“柳叶”花瓶以其线条流畅,造型新颖,作为中南地区首批成交项目之一进入了美国市场。到70年代末,他主持设计的新品种在厂里参加的历届“广交会”上是免检产品,成交率达到90%以上。到1979年末,大冶县工艺玻璃厂职工从最初成立的18人发展为280人,外贸金额突破百万,是1971年刚做出口时候的近400倍。产品销往五大洲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近至港澳东南亚,远抵非洲和西北欧。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工作期间,朱云岳加入中国工艺美术学会;1978年湖北省轻工业局授予朱云岳“湖北工艺美术艺人”荣誉称号;1979年,朱云岳受邀参加大冶县劳模年度大会,获得甲级奖金;1979年8月8日到16日,轻工部在北京召开全国工艺美术艺人、创作人设计人员代表大会,湖北仅8名代表参会,其中就有朱云岳。那次大会,轻工部部长梁灵光做了“繁荣创作,发展生产,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的报告,叶剑英、邓小平、李先念、邓颖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人民大会堂接见会议代表。1980年朱云岳参加湖北省工艺美术艺人、创作设计人员大会并作为优秀代表做经验交流发言。

1980年朱云岳调到黄石市科协,1988年担任市科协副秘书长。因安庆家中父亲过世,母亲一人在家,他申请回安庆。回安庆后,担任菱湖公园主任,1991年因病提前退休,1996年菱湖公园返聘朱云岳担任清代书法篆刻大家邓石如碑馆艺术顾问,馆名题字由他邀请著名书法家沈鹏书写。


 

对话自然,醉心书画

 

朱云岳在公园工作期间,培养了一个颐养晚年的爱好,那就是园林。他本就爱好大自然,年轻时,也曾背着画夹在祖国山河里游走描绘,到园林部门工作,更方便亲近自然、了解自然。四年时间,他对各种奇花异卉了如指掌,不仅爱花草,也爱养花草,知道什么环境能种什么树,能种什么花,知道花草的性情是娇嫩还是坚韧。退休后,他买花种花,在自家小院布置了小暖房,一年四季,花开不断。尤其对兰花和蜡梅的种植研究颇深。早春二月,他自制的暖房,兰花已经绽放抢得先春。他向我们展示盆栽梅花,介绍养花经验。梅花树虽然耐寒,但是盆栽梅花却娇嫩,是因为盆栽梅花土少根浅,而梅花树耐寒是因为树的根深,有些梅树根系可达土内一米以上,所以家庭盆栽梅花,低温大冻前,应该包裹花盆以保温。

爱花懂花,朱云岳笔端的花鸟皆有灵性,1980年代起,他的散文和国画就开始发表于《散花》《工艺美术学报》等报刊。退休后,他更是醉心绘画,2006年古吴轩出版社出版的《江南中国画名家精粹——朱云岳》和近年印制的书画散文合集《雪鸿心印》就是他对花鸟国画和艺术人生的致敬。

画紫藤,重在表现紫藤倔犟,他写道:“紫藤是倔犟的,无论在山野里还是在庭院中,无论你精心培植还是让它自由生长,它都依然故我,不减其原始的野性。藤还是那藤,叶还是那叶,花还是那花,蓬头乱发,素面朝天,初衷不改。”



画合欢,重在表现合欢宽容,他写道:“大多数树种,一旦长大了成荫了,在它身下就容不得别的植物生存,合欢却是宽容的。”

画夹竹桃,重点表现夹竹桃生命力旺盛,他写道:“在诸多观赏花木中,有毒的又岂止夹竹桃一种?正因为它遍身有毒,害虫不敢侵犯,所以终年青翠无虫无病,免去了人们喷施农药之劳。”

画紫薇,重点表现紫薇弱小绚烂,他写道:“一般树木的花期长不过一月左右,而紫薇从初夏到森球,枝头上花开花谢连绵不断。谁道花无百日红,紫薇常放半年花。”

画水仙,重点表现水仙厚积薄发,他写道:“水仙生命周期是三年,三年开花一次,三年辛勤汗水,三年的能量积蓄,为的是厚积薄发,最终将自己的美丽与芳香贡献给世人。繁华过后,三年的生命周期悄然结束,我为水仙这种奉献精神感动。”

画梅花,重点表现梅花耐寒,他写道:“都说梅花耐寒,你可知梅树根系可达土内一米以上,这样南方的冬天,表土虽有封冻,而土层内仍然保持一定温度,梅树当然无恙。”

画花,着意表现花的天性品格;画鸟,则从八大山人的画中得到启悟,他重视刻画鸟的眼神,认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朱云岳爱花鸟山水,也爱妙笔丹青描绘,他的三个女儿耳濡目染,从小就提笔能画。大女儿朱菲从小学画,毕业于湖北黄冈师范美术系,在中学执教多年;大女婿石冲是知名油画家,清华大学任教;次女朱弦毕业于广州美院,从事美术理论研究;小女儿朱乒毕业于湖北美院,进修于中央美院,是自由艺术家,在北京和上海都有自己的独立画室。

人生是一个奇妙的轮回。年轻的时候,朱云岳最爱打破常规设计图案,退休之后,一门心思扎进了传统中国花鸟国画之中,越是岁月流逝,越细细品味到传统的魅力。如今,他的女儿和女婿在各自领域从事美术事业,也爱打破常规,不走寻常路。女婿石冲油画的巨大冲击力,来自于他的超现实和前卫写意;女儿朱乒的油画中那份甜蜜和痛苦伴生的奇异生命感,来自她绝不墨守陈规的天性。这个美术之家的每个人都似乎都想画出不一样的感觉,而赋予他们生命中绘画基因的那位父亲,在生命的晚年,却选择了回归和对传统的致敬。

1998年,朱云岳在安庆举办花鸟画个展;2002年,他和画家易发生举行安庆、黄石两地国画联展。这次采访时在2019年初秋,我们一行人从黄石出发,驱车三百多公里去安庆,朱先生慈祥和蔼,记得他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见到你们我很高兴!我在黄石前前后后工作生活了25年,起起伏伏,很有感情!”


原载东楚晚报2019年12月17日第10版









〖欢迎阅读〗


王晓愚:熔炉炼出的版画家


黄石歌舞团:一代人的青春记忆


牵不到你的手|怀念


冬至|阴阳消长际,新旧送迎中


欢迎关注,欢迎转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